阿里巴巴迎来双重主要上市,有喜也有忧。喜的是,阿里巴巴在角逐资本市场时,又多了一个重要筹码。忧的是,随着港股资本市场趋严,很多劣质股加速出清。而阿里巴巴被聚光灯放大的业绩表现,能否给投资者满意?

@财经新知 原创

作者 颜瞾 编辑 蕨影

近期,因为多重“喜讯”,阿里巴巴又回到了聚光灯下。一是阿里巴巴宣布完成港交所及纽交所双重主要上市;二是阿里巴巴美股市值重新超越拼多多;三是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督导阿里集团完成三年整改,“成效良好”。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或许是阿里巴巴迈进“全新时期”的前奏。尤其是阿里双重主要上市生效后,更是在资本层面释放出利好信号。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上市“双保险”之下,阿里巴巴将会在资本层面多一个筹码,进一步远离近年以来的“中概股恐慌”。

不过,阿里巴巴虽然“喜讯”不断,但是其近期刚刚发布2025财年Q2财报,却让外界看到了其在其经营管理层面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也随着阿里在资本市场受到更多关注,而暴露无遗。因此,此时言阿里巴巴即将进入“第二春”,或许为时尚早。

01组织变革落地受阻,电商基本盘失守

阿里近两年最受关注的,当属2023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主导发起的一场“1+6+N”组织“改革”。 不过,一场声势浩大的组织变革,却在短短几个月后,就遭遇了变数,并释放出折戟的信号。

其一是作为发起该变革的灵魂人物,张勇淡出权力中心。而其标志性事件是,张勇先后于2023年6月、9月,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董事长与CEO,宣告退出核心业务一线。

其二是作为1 6 N中的业务主心骨,阿里云、盒马、菜鸟分拆上市的计划,均被阿里巴巴以“多方不确定性因素”“计划暂缓”“无法为股东实现价值”等为由,而相继“喊停”。这也预示着,此前阿里高举高打的组织改革,或已受阻。

展开全文

据分析,1 6 N组织变革呈现折戟之势,主要归因于过去被视为阿里主心骨的六大核心业务,业绩增长承压。因此,以蔡崇信、吴泳铭为代表新的管理层,也不得不调整发展策略,从而为阿里未来的业绩增长,寻找更多可能。

以阿里巴巴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业绩表现为例。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该季度营收2432.4亿元,上年同期营收2341.56亿元,同比增长4%。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29%。

很显然,这是一份营收微增、净利润大幅下滑,远低于投资者预期的成绩单。而且,在阿里整体业绩不佳的同时,以淘天集团为代表的业务基本盘,已有失守之势。

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尽管时间覆盖了“6·18”周期,但在本季度,淘天集团合计收入同比减少1%,在中国批发商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6%的前提下,中国零售商业收入同比减少2%。同时,淘天集团也是阿里巴巴六大业务集团中,唯一收入负增长的集团。

电商板块唯一的亮点是,其88VIP新增会员数同比增幅超过3倍,贡献淘天集团营收70%的淘天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微增1%。

但是据分析,该部分增长是以88VIP会员经过退货包运费等多轮权益加码、增加复购率,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换来的。因此,最终也录得经调整的EBITA(息税前利润)同比下降1%。

此外,仅次于客户管理收入的直营业务营收也同比下降了9%,究其原因,该板块的天猫超市、天猫国际和其他直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达9%,对整体业绩带来了“拖累”。

而且,横向对比来看,据Sandalwood电商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电商大盘中,淘宝天猫占据了45%的市场份额,相比高峰时期占比超7成,已被竞争对手蚕食太多。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消费者的心态是,想要低价便宜去拼多多,追求质量与速度去京东,而淘宝不上不下的商品价格以及不快不慢的快递速度,让阿里电商的处境,也变得越来越尴尬。

02其他业务集团承压,第二增长曲线难寻

除了电商基本盘以外,阿里巴巴的其他业务板块,也十分承压。 而一直被阿里视为第二条增长曲线的阿里云,同样没有扛起业绩的“大梁”。

首先,在阿里大文娱板块,自从2013年阿里大文娱成立,至今并无太大起色。其先后经历收购合一集团(优酷土豆母公司)、阿里影业并入、虾米关停、优酷流量被芒果TV反超等大事件。而时至2025财年第一季度,大文娱集团实现营收55.81亿,增速仅为4%,增速疲软。

以代表性产品优酷为例,据《Quest Mobile 2023内容视频化与商业化洞察报告》,优酷的月活仅为2.3亿人,不仅远低于4.73亿人的爱奇艺、4.16亿人的腾讯视频,连芒果TV都以2.3亿人对其穷追猛打。而在付费会员方面,腾讯视频在2023年Q3增长至1.17亿,爱奇艺在2023年Q3达到了1.075 亿,而优酷已超过三年没有公布付费会员数。

据分析,优酷活跃用户排名靠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在中长视频赛道,一直被更具内容优势的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夹击。加上其定位差异化不足,内容端短板一直没有补齐,虽然其在青春类内容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并未将其优势发挥出来,目前甚至逐渐被芒果TV所超越。

其次,在本地生活赛道,其第一季度的答卷是增收不增利,持续亏损的同时,并未实现自我造血。财报显示,由饿了么和高德订单增长所带动,本地生活集团同比收入增长12%至162.29亿元。本地生活集团季度经调整EBITA(经营损益)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9.82亿元继续收窄至3.86亿元。

据财报说明,收窄原因是,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改善和交易规模扩大的驱动下,其到家业务亏损持续收窄。不过,数亿规模的亏损,依然是阿里巴巴的业绩负担。

再次,已经宣布撤回上市的菜鸟,发展同样难言顺利。据最新的季度业绩报告,菜鸟营收同比增长16%至人民币268.11亿元,但依然未实现造血。虽然二季度情况财报轻描淡写,但是从菜鸟2024年第一季度经调整后亏损幅度急剧扩大321%,至-13.42亿元,IPO前累计亏损超70亿,便可对其发展困境窥见一斑。

菜鸟发展不够顺利,一方面是因为其重金押注的跨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但是增长却出现瓶颈。数据显示,2023财年菜鸟处理的跨境包裹总量为15亿件,相较于2022财年的16.8亿件已下滑超10%。

另一方面,除了跨境业务外,以菜鸟驿站和菜鸟乡村为代表的末端物流,均属菜鸟的核心战略业务,但与跨境业务、供应链业务等板块相比,稍微有些“拖后腿”。

最后,阿里巴巴较早布局的国际商业,依然入不敷出,亏损还在进一步扩大。财报数据显示,第二财季,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收入同比增长32%至292.93亿元。

该业务集团营收强劲增长的同时,亏损也在扩大。本季度,经调整EBITA为亏损37.06亿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4.2亿元。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国际商业,目前仍处于“烧钱”模式,短期恐怕难以走出泥泞。

除此以外,阿里巴巴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不断“重仓”阿里云。近年的整体增速,也明显放缓,而其业绩贡献,更是与其在阿里巴巴的战略地位,并不相称。

数据显示,第一财季,阿里云营收增长6%至265.49亿元,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虽然相比2024财年一季度业绩,阿里云收入增长4%,增速恢复了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却是以阿里云大幅降价、牺牲利润为代价的。

例如,继年初阿里云举办2024年度战略发布会,宣布全线云产品售价下调后,4月8日,阿里云正式宣布,其海外市场全线降价,覆盖全球13个地域节点部署的核心云产品、500多个产品规格,平均降幅23%,最高降幅59%。而在AI产品方面,报告期内阿里云对通义千问9款主力大模型大幅降价。

虽然阿里云早年在互联网云服务厂商中率先盈利,且同比、环比均在恢复增长,但是对阿里巴巴的营收贡献,依然仅为11%,因此,阿里云也难以成为阿里巴巴的业绩支柱,以及第二增长曲线。

要知道,自2015年首度披露云服务收入以来,阿里云一度保持着超过100%的营收同比增速,其营收规模也从12.71亿元增长至千亿元级别。

但是进入2022年,阿里云营收增速开始从双位数下滑至个位数。近两年阿里云业绩虽然短期有起有落,但拉长周期来看,放缓明显且市场份额下滑。

据Canalys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阿里云仍以37%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一位,但其市场份额下滑了2%,而华为云和腾讯云紧随其后。据分析,阿里云市场份额下滑的原因,则是因为中国电信等运营商作为云服务市场的第二梯队,快速崛起。

03“新政”面临大考,“四小龙”前途未卜

张勇时代落幕后,吴泳铭也开始出场,推行其“新政”。 2023年11月中旬,吴泳铭首次作为阿里巴巴集团CEO参加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并正式宣布第一批战略创新级业务——1688,闲鱼,钉钉,夸克。

据称,上述战略级创新业务,组织上将作为独立子公司运营,业务上将打破以往在集团内的定位限制,阿里以3~5年为周期持续投入。

只是,这些被拔高了战略地位的第一批战略创新级业务,发展也难言顺利。以闲鱼为例,虽然阿里巴巴对闲鱼的定位,早已不是二手电商平台,而是 “年轻人兴趣交易社区”。

但是如今的发展,也十分令人担忧。实际上,闲鱼2024年的大动作不断,不仅大改平台用户激励规则、而且重新上线PC端,并宣布于2024年9月1日开始,向卖家抽成收费。

但是,近年以来,闲鱼却因为平台内部治理问题,而口碑危机不断,却让其优化动作显得微不足道。例如,近年以来,闲鱼频繁被指通过暗号涉黄,并且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值得一提的是,闲鱼所谓的转型“兴趣交易社区”,概念并不新鲜。要知道,抖音转型电商时,早就提出了兴趣电商的概念并拿到了结果,而小红书平台目前的种草“能力”,也远非其他竞争对手可比。

据观察,闲鱼的焦虑在于,面对海量交易信息与复杂网络环境,闲鱼的监管能力却一直未被证明。在业内人士看来,闲鱼多年以来涉黄交易难禁、甚至沦为“是非之地”,已经有些积重难返。

一方面,因为卖家的准入门槛低,只需一个手机号、淘宝或支付宝账号就可以注册并登录;另一方面是由于平台的审核和处罚机制存在明显不足。

同样被阿里寄予厚望的阿里钉钉业务,也因为市场格局的风云变幻,正在面临企业微信、飞书的两头夹击。而且,在智能化时代来临时,阿里巴巴云钉一体的战略,在商业化与业绩规模化方面尚未得到验证。

对比之下,企业微信则基于个人微信生态的平台,而拥有相对完整的生态,近年以来,因为企业微信因与个人微信打通,其商业化也正在不断加速,未来显然更有想象力。

而飞书背靠互联网新时代的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产品体验与用户口碑更胜一筹。反而是频繁被吐槽为老板“监工”的钉钉产品,却显得尴尬无比。

据此前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发布最新数据显示,而2024年3月,企业微信月活跃用户规模为1.53亿,同比增长24.3%,远超行业16%左右的行业整体增速。这也意味着,此前在规模上具有先发优势的钉钉,正在被企业微信追赶。

整体来看,电商赛道及创新业务赛道,阿里巴巴均已呈现掉队之势。要知道,2024年第二季度,拼多多的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86%、144%。阿里巴巴的业绩增速,与其不在一个量级。

虽然拼多多最近因为上半年营收略低于市场的超高预期,以及拼多多高管的“利润增长不可持续”言论,让其股价再度低于阿里巴巴,但是这或许是拼多多为了谋求更高质量的增长,以降低投资者的预期而刻意为之。而阿里巴巴在资本市场的真实价值几何,也只有待其双重主要上市后,投资者对其信心与态度来考证。

04从低价赛道“败下阵来”,进退两难

种种迹象表明,阿里巴巴正在弱化低价策略,甚至从低价赛道败下阵来。 首先,在淘宝天猫方面。 7月中旬,淘宝宣布将优化淘宝天猫平台的“仅退款”策略,依据新版体验分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 与此同时,天猫宣布,9月1日起全面取消商家年费。

淘宝天猫该运营规则的调整,也被视为阿里巴巴放弃参与“低价赛道”内卷的信号。不过,另一边的拼多多,却与其一进一退。

据拼多多高管在财报会议上表示,拼多多未来盈利能力不可持续,因为拼多多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商家补贴力度、并间接让利消费者。很显然,拼多多名为完善平台生态、追求高质量发展,但是实则是与淘宝天猫继续抢用户、卷低价。

此外,此前淘宝低价版淘也被传退出历史舞台,虽然官方对此予以否认,表示“淘特继续发展,同时增加手淘的全量供给来服务淘特原有市场用户”。但是,随着阿里四小龙创新业务战略逐渐变得清晰,淘特的地位更显尴尬。种种迹象表明,阿里巴巴在低价赛道已败下阵来。

而在高端赛道,京东与天猫可谓棋逢对手,双雄并立。二者的模式孰优孰劣,业界也从未停止争论。但是从模式来看,京东的品牌官方自营模式与天猫B2C邀请商家入驻的平台模式,确实各有优劣。前者虽然模式更“重”,但是平台对品牌、产品更有主动权、掌控权。而后者虽然模式更“轻”,却如同“甩手掌柜”,缺少对商家的掌控力。

正如一些行业专家所言,阿里巴巴是海量的商家总体分散了少量的商家个体此消彼长的风险,也正是这些“流水的兵”,撑起了阿里这个“铁打的营盘”。

而从服务层面,前者物流自营、平台服务为主。而后者则通过菜鸟网络覆盖末端物流,各有优劣。通过近20年以来二者你追我赶、无数次正面交锋的结果不难看出,难分胜负、状态胶着。

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在高端赛道的变数,或许不是京东,而是国内正在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拼多多,以及以抖音、快手、视频号、小红书为代表的新兴电商平台,包括海外逐渐崛起的SHEIN、Temu以及Tiktok等平台。

因此,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可谓走到了十分关键的岔路口。只是,作何选择,阿里进退两难。

阿里巴巴张勇时代“最大的一次变革”,终究以张勇退出、多个集团分拆上市搁浅而呈现出折戟之势,而蔡崇信、吴泳铭时代的“阿里新政”,目前依然水深火热,成效如何还尚待验证。

整体来看阿里巴巴的发展,可谓危机四伏。无论是B端产品还是C端产品、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无论是高端赛道还是低端赛道、无论是相对传统的淘宝天猫传统业务,还是相对创新的“阿里四小龙”业务,阿里巴巴都可谓前有狼、后有虎,难以高枕无忧。

而令人深思的是,阿里巴巴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商业帝国,为何并没有随着其高层管理的迭代、平台生态的升级而变得更好,反而让其帝国裂缝越来越大?这是阿里巴巴“中年困局”,也是浮躁焦虑的互联网时代的行业迷途。

最 关心这个问题的,显然是阿里巴巴的投资者,他们期待一个答案。只是,在双重主要上市落地后,在资本层面多了一份筹码;但困兽犹斗的阿里巴巴,能否给投资者一个确定性的答案?又能否继续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呢?

参考资料:

1、《不拆阿里云,首推战略级创新业务“四小龙”,阿里为什么大调整?》第一财经

2、《用户规模NO.1之后,钉钉还有多大的成长空间?》松果投研

3、《阿里风云二十年,从世界之巅到跌落起点》莹然娱乐家

4、《阿里巴巴在香港完成双重主要上市,意味着什么?》生活帮

5、《菜鸟回归阿里 张勇改革折戟 》长庚科技

6、《净利润大降27%,阿里一季度财报看得让人揪心》功夫财经

7、《急着上岸的优酷,砍出“三板斧”》深瞳商业

更多

猜你喜欢

696
896
72
84
509
750
260
523
859
463
更多

相关热播

754
315
932
784
467
339
712
991
760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