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变在比赛中庆祝得分 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巴黎残奥会乒乓球赛场4日出现第二场“中国德比”的决赛。

女单5级决赛中,38岁老将张变3∶1击败队友潘嘉敏,成功卫冕。作为残奥会“五朝元老”,张变自2012年伦敦残奥会起,连续四届蝉联该级别冠军,已收获8枚残奥金牌。

残奥会四连冠,张变从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已经成为现实。

“感觉自己特别幸运。前些天看到队友们陆续拿金牌,我也想跟上。在这个优秀的集体中,他们的表现感染到我。实现四连冠,现在觉得自己也很棒。”张变说。

回顾四届夺冠历程,张变觉得对手在变,自己也在变。

“心态每一届都不一样,以前特别想要金牌,努力去拼;成为冠军后,就想着怎样保住金牌;现在是用平静的心态来对待比赛,心态有个转变的过程。”张变说。

“不变的是我永远要掌控自己。”张变说,“乒乓球比赛中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东西,有些事情掌握不了,能做到的就是掌控自己。”

张变夺冠后,教练员衡新为她和潘嘉敏送上国旗,与两位中国运动员一起擎起国旗,向观众挥手致意。

衡新是对张变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人。两人2003年初识开始合作,风风雨雨走过20多年。张变说,衡新既是她的启蒙教练,也是她的人生导师和恩师,这么多年,她对衡新的感激之情从未改变。

2008年北京残奥会,张变在女单5级比赛中仅获得第五名。这次失败的经历给张变的职业生涯蒙上一层阴影,甚至让她一度陷入人生低谷。

“那可能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张变回忆说,“2008年后大概两年时间里,我既没有在国家队,也没有在地方队,而是自己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训练上,他(衡新)都给我很多帮助,不是家人,胜似家人。”

衡新每天骑着摩托车接送张变训练,背她上下楼,搬运轮椅。

“节假日我也训练,他也坚持陪我,帮我走出阴影,渡过难关。”张变说。

“我们之间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我知道他(衡新)希望我赢,我也想赢给他看。一个眼神交流就能明白很多东西。”张变说。

对于未来,张变已经有了规划。她希望能完成研究生学业,以后用专业知识为残疾人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最后一届残奥会。如果有机会继续为国争光的话,我还是想,能多打一天就多打一天。”张变说。

新华社记者 刘旸 周万鹏

新华社巴黎9月4日电

更多

猜你喜欢

696
896
72
84
509
750
260
523
859
463
更多

相关热播

754
315
932
784
467
339
712
991
760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