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档的落幕,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暑期档(2024/6/1—2024/8/31)电影市场以116.38亿元的票房成绩收官,这个成绩虽然与去年暑期档相比有差距,但已经超过2021年、2022年的成绩。

在这一档期内,票房成绩位列前三的影片分别是《抓娃娃》《默杀》《异形:夺命舰》。今年的暑期档共有近150部影片上映,涵盖了剧情、喜剧、悬疑、惊悚、科幻、动画、历史和爱情等多种类型。这些影片在题材、风格和美学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域观众的多样化观影需求。

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在第七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的致辞中表示,“进入暑期档以来,尽管有百部左右的影片进入市场,但市场的表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与去年同期相比,观众人次、票房均下降22%,凸显出中国电影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可以说,危机已经到来,改变迫在眉睫。”

在危机之下,挑战与希望并存。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暑期档反映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那就是创新。无论是影片的创作内容还是创作方式,都体现了创作者的新追求;“影院看奥运”这种创新的观影方式不仅提升了观众的观赛体验,也为奥运赛事的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

01

票房背后的变化

从单片表现来看,《抓娃娃》《默杀》《异形:夺命舰》三部影片分别以32.54亿、13.5亿、6.42亿的票房成绩,位列档期票房前三甲。其中,暑期档票房冠军《抓娃娃》累计票房突破32亿大关,暂居全年票房排行榜第三名,并刷新了内地影史暑期档喜剧片类型的票房纪录。该片上映首周(第29周),周票房高达17.52亿,暂列全年周票房第四名。

展开全文

悬疑力作《默杀》出自柯汶利导演之手,继其前作《误杀》取得13.33亿票房佳绩后,《默杀》以13.5亿再次刷新其票房成绩,并在上映首周、次周(第27、28周)连续夺得周票房冠军。

科幻惊悚电影《异形:夺命舰》以超过6亿的票房成绩,成为暑期档进口片票房冠军。自8月18日起至8月22日,该片排片接连走高,其中,8月18日当日票房逆跌,以超8000万元拿下日票房冠军。

回顾今年的暑期档,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都出现了下滑态势。档期内,影片的市场表现力显得不足,头部影片未能引发大规模的观影风潮。今年暑期,仅有《抓娃娃》《默杀》两部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异人之下》《解密》《逆行人生》等多部大片票房表现不佳。部分中小成本电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是难以突围,面临着票房与热度的双重挑战。此外,整个暑期档的市场规模也有所下降,观众上座率低于往年,唯独《抓娃娃》的上座率超过了10%。相较于去年暑期档的上座率,《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等,共计十八部影片的上座率均超过了10%。

暑期档票房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指出,事实上,除了票房指标之外,我们要看到票房走势后面的社会原因、观影心理原因,以及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产业正在发生的新的结构性变化。

“从整体类型上来看,喜剧仍是绝对的优势类型;但由于‘合家欢’属性影片的缺席,导致今年暑期档多人观影占比下降,单人观影占比为近6年最高。”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分析,从单片观众画像来看,前十名影片当中,男性观众占比最高的影片为《死侍与金刚狼》,女性观众占比最高的影片为《头脑特工队2》,年轻观众占比最高的是《云边有个小卖部》,年长观众占比最高的是《逆行人生》。

从观影心理来看,饶曙光认为,“更多的观众是消费电影的社交价值、情绪价值,而不是审美价值。”而这就导致观众在选择走进影院时,更注重的是影片的话题讨论度。赖力对比了近两年的暑期档话题讨论度表示,相较而言,今年暑期档的影片整体在话题讨论度上不如去年,长线指数(影片总票房/首日票房)同比显著下降,整体的映后票房续航乏力。今年暑期档票房前五名影片里除了《云边有个小卖部》因受众年轻且具备较强的粉丝属性,带动了评分和评论率表现略突出外,其余头部影片的评分和评论率相比去年均有明显下降。由于话题讨论度整体降低,电影营销内容难成全民热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今年暑期档票房的下降。

“拉长尺度,一个档期、一部影片的票房可能只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更重要的是行业的前进、观众的增加、从业者能力的提升。”在济南百丽宫影院总经理董文欣看来,“创作有新表达,观众有新片看,影院有新玩法,市场有新增量,大家都拿出了‘新玩意’,中国电影才有新未来!”

02

中国电影市场的“新玩意”

这个暑期档,新导演创作新内容,新内容带来新观感,新观感迸发新场景,新场景革命新技术。饶曙光说:“中国电影的未来,一定属于探索者,创新者,‘孤勇者’。今天的‘孤勇者’,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知音’。”

《伞少女》的导演沈杰、《落凡尘》的导演钟鼎、《白蛇:浮生》的导演陈健喜和李佳锴、《倒仓》的导演张裕笛等,都是首次执导长片作品。《从21世纪安全撤离》的导演李阳则是首次独立执导长片作品。

《从21世纪安全撤离》让观众经历脑洞大开的时空冒险,《解密》引领观众走进历史深处感受非凡的视听效果,《落凡尘》《白蛇:浮生》让观众领略中式美学下的文化魅力,《异人之下》让观众踏入“二次元”世界中的国风异人世界。

影院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观影场景,“文化 ”属性已逐渐凸显。今年暑期央视和中影联合举行的“影院看奥运”活动,让观众首次通过大银幕欣赏到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以及精彩比赛。活动吸引全国累计800余家影院参与,总票房产出244.2万元。中影国际影城天天中影店经理吴莹表示,“影院看奥运”活动的受欢迎程度超出预期。她所在的影院,好几场奥运直播的票都售罄,上座率远超今年暑期档热门影片。

在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上,中影股份旗下最新品牌“中影科技”在京发布,中影对科技板块进行内部整合,其中,中影科技总经理张雨介绍,“值得一提的是,CINITY LED完全实现了芯片级的国产化。现在CINITY LED已经完全是100%的国产,所有的核心元器件全部都是国内生产的。”

除此之外,饶曙光还指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改变着电影产业。一方面,人工智能在电影制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如辅助剧本创作、电影制作等。比如,7月10日上映的《传说》用AI技术复原了27岁的成龙,而且数字人成龙在电影中出演量达70%以上;影片《异人之下》中,首次将真人摹片动画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应用于院线电影制作。另一方面,在电影的营销推广环节,人工智能可以精准地分析观众群体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宣传策略。

电影管理部门也积极布局,推动市场创新增长,不仅在7月举办片单发布会,还在8月推出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7月9日,中宣部电影局主办“电影的夏天”2024暑期档电影片单发布会。发布会精心策划,依次以“中国精神,光影传承”、“中国故事,光影描绘”、“中国美学,光影铺陈”、“中国创新,光影探秘”、“中国市场,全球共鉴”五大单元推介影片,各方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共打造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电影盛夏。

为更好激发广大观众电影消费热情,8月2日,国家电影局在四川成都启动2024年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本次消费季将持续至10月,覆盖暑期、中秋、国庆等主要电影档期,合计投入超过3亿元观影优惠补贴,给予观众积分兑换、购票立减、多券叠加、观影享受商圈折扣、暑期学生“惠”等形式多样的消费优惠。

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来看,或许暑期档“被困”在市场冷清的境遇中,但站在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漫长时间长河中,这个暑期档影片的创新内容、新人导演不断涌现、“影院看奥运”的新模式,无疑为电影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前娱乐形式丰富多彩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人的好作品依旧能够将观众留在影院。

文/李佳蕾

编辑/谭 宇

责编/杜思梦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3117342843(微信)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MORE NEWS

© 中国电影报原创稿件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

猜你喜欢

696
896
72
84
509
750
260
523
859
463
更多

相关热播

754
315
932
784
467
339
712
991
760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