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粤剧《白蛇传·情》十周年特别演出在广州上演,来自五湖四海的戏迷们纷纷奔赴现场观演。十年来,该剧走过40多个城市,上演300多场,可以说场场爆满,很多年轻人因为《白蛇传·情》而喜欢上了粤剧。《白蛇传·情》的成功,证明了传统剧目并非明日黄花,也没有曲高和寡,而是可以通过与时俱进的方式,焕发新的光彩。

   近年来,从传统舞台到小剧场的改编演绎,从现场表演到电影银幕的跨界尝试,再到依托经典剧目开发的各类文化创意产品……粤剧成功实现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的对话,完成了媒介形态转换与文化传承发展的双重使命。

  打造粤剧IP,赋予其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在华语世界家喻户晓。这一故事原型不断被重塑、创新,展现出强大叙事潜力。

   2014年,广东粤剧院在传统《白蛇传》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以“情”为切入点,提炼升华“情”的实质与“爱”的内涵,创排粤剧《白蛇传·情》。创作者保留粤剧的传统韵味,在表现形式、剧情结构、音乐设计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赋予“白蛇传”神话IP新的创意、新的视觉元素和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

   开演以来,该剧迅速走红,并开启全国巡演,脚步遍及北京、上海、武汉等40多个城市及港澳台地区,线上线下逾千万人次观看。该剧还曾在意大利、希腊、西班牙、新加坡等国家演出,向世界观众展示了岭南粤剧的独特魅力。

   该剧“白素贞”饰演者、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表示,粤剧《白蛇传·情》从一部尝“新”之作,到成为最受欢迎的粤剧剧目之一,是广东粤剧院新一代粤剧人结合新媒体、新市场和新理念所作出的大胆尝试。

  拥抱年轻观众,种下传承粤剧艺术的种子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戏曲,戏曲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让学生在校园时期便开始接触戏曲,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多年来,广东粤剧院致力于“粤剧进校园”,自2018年起举办近千场集表演、互动、体验为一体的校园讲演活动,每年完成粤剧培训课程近1500课时,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及广西部分地区,面向大中小幼学校,甚至包括在穗留学生等群体,惠及数十万师生。倡导推动星海音乐学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等高校开设粤剧课,粤剧的唱腔和赏析、身段表演和伴奏等课程受到学生热烈欢迎。

   为进一步推广粤剧教育,曾小敏率领广东粤剧院艺术人才经4年筹备,于2021年率先建立全国首个粤剧社会化考级基地,并编制《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材》。该教材集结具有代表性的粤剧唱念做打元素,并结合戏曲四功五法及多种粤剧表演艺术形式,从1—10级科学编排。实践性的考级活动,为粤剧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检验水平的平台,促进了粤剧的社会化普及和标准化发展。

   粤剧的传承离不开一代代粤剧人的不懈努力。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到推动粤剧传承与创新的工作中。在指导青年演员练功的过程中,倪惠英深感“粤剧缺少系统完善的教育素材”,她决定编纂一套指导粤剧教学的工具书。近日,其主编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完成,该丛书对粤剧表演艺术进行发掘和梳理,记载粤剧近百年来最有特色的表演形式,助力粤剧的传承与发展。

  不止于剧场舞台,用多种媒介样态传承并弘扬粤剧

   传播渠道的拓展之外,粤剧在内容与形式上也频频推陈出新,贴近当代观众生活,成为许多人日常文化体验的一部分。

   一方面,粤剧在剧情编排和价值立意上与时俱进,让经典剧目焕发时代光彩。近年来广东粤剧院不断推出古典题材新创和经典复排剧目,在保持传统故事精髓基础上,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现代情感逻辑。如在《白蛇传·情》的剧情设计上突显“情”字,白素贞所向往的情、爱、家,所追求的“至真至美至善,莫过于情之所至,携手一心一世人”爱情理想,与当下年轻人产生共鸣。小剧场粤剧《帝女花·一念》大胆探索现代表达形式,再现明末长平公主与驸马周世显的悲壮爱情故事,荣获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

   另一方面,粤剧在视觉表达和作品包装上不断创新。2021年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上映,以2300万元票房创下中国戏曲电影票房新纪录,并荣获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该片采用实拍与CG特效技术相结合的手法,巧妙融入水墨画和工笔画元素,打造充满东方美学魅力的神话世界,并借助4K超高清画质,呈现出比舞台表演更为细腻丰富的视觉细节。

   《谯国夫人》是继《白蛇传·情》后,珠江电影集团携手广东粤剧院的又一戏曲电影创新之作。影片展现巾帼英雄冼夫人的传奇人生,荣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主演曾小敏荣获首届“电影中国”戏曲电影大展“最佳女主角”奖。

   此外,粤剧也在探索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比如粤剧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催生了粤歌这一新演唱形式,包括《此生最爱是梨园》《第二十次重逢》等近30首粤歌,在全网点播量超6000万,成为粤剧推广的轻骑兵。与广东公安合作的《白蛇传岭南奇遇记》创意短视频,成为全国交通安全日的热点视频。

   从舞台到银幕,从国内到国外,从留住传统受众到吸引年轻群体,粤剧成功实现了现象级非遗的华丽转身。传统剧目博采众长、融合创新的再创作,正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内在要求和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 牛梦笛 唐一歌 吴春燕)

更多

猜你喜欢

696
896
72
84
509
750
260
523
859
463
更多

相关热播

754
315
932
784
467
339
712
991
760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