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编历史话剧《屈原》获得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在屈原故里湖北宜昌引发观众热议。

   “我们广泛汇聚优势力量、组织文艺工作者聚力创新,以现代叙事方式,再次将屈原的故事搬上舞台。”宜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珊珊说。

   创新体现在新编历史话剧《屈原》的方方面面——创新非线性叙事方式,运用具有再生意义的艺术创作实践,赋予历史人物以现代人文意识,赋予历史意蕴以新的时代内涵;创新戏剧语言表达体系,以“新编无场次话剧”的形式,塑造了具有当代情感表述和精神深度的人物形象;创新舞台艺术表达和呈现形式,采用分层式舞台、移动式道具、剧情式灯光、沉浸式舞美等手法,营造神秘、灵动、瑰丽的“元宇宙”叙事空间。

   “一开始写这个剧本,我心里完全没把握。”新编历史话剧《屈原》编剧、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黄维若说,他多次走进宜昌、荆州、随州等地采风,收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反复阅读屈原诗歌作品,整个剧本七易其稿。

   “扮演屈原确实是不小的挑战。”剧中屈原的扮演者、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主任、话剧演员王洛勇说,“塑造屈原形象的过程中,我逐字逐句研读《楚辞》,走进博物馆感受楚人瑰丽的想象,从文物拓片上观察楚人的生活状态,沿着屈原流放之路采风,感悟屈原一路颠沛仍矢志不渝的坚贞,走进屈原故里感受当地群众对屈原的深深怀念之情,最终完成对屈原精神的追溯。”

   “该剧除了立意新颖、构思新奇,更重要的是在历史命运、国家命运、文化命运、个人命运的交汇之中,写出了屈原心灵世界的新意,表现出荡气回肠的诗意。”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说。

   自2023年3月武汉首演至今,该剧先后在北京、上海、宜昌等地展演60余场,现场观演人数6万余人次,线上观众达1000万人次。

   宜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覃照表示:“屈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长江文化的明珠、荆楚文化的翘楚,是彰显中华文明内核的重要符号。我们将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从屈原精神宝库中不断汲取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更多

猜你喜欢

696
896
72
84
509
750
260
523
859
463
更多

相关热播

754
315
932
784
467
339
712
991
760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