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纪录片导演柯文思从影40余年,他的作品共获得4次奥斯卡提名,并成功夺得两座奥斯卡小金人及16座艾美奖奖杯。

2015年起,柯文思开始在中国多地进行深入拍摄,他以独特视角和国际化的叙事方式,用镜头向全世界观众介绍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他的作品覆盖大国外交、“一带一路”、脱贫攻坚等多个主题。

近日,由中国外文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CCTV-9等机构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在湖南长沙启动。作为首届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导师的柯文思与现场嘉宾共同开启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

该创作计划旨在面向全球广泛征集纪录片、短视频、微短剧等影像选题和成片。并对入选项目开展创作指导、制作支持、专业培训、传播推广等多种形式的扶持,入选作品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播出。全球征集已全面开启。

现场,柯文思接受了本报专访采访,谈及当下如何向海外受众讲述中国故事,柯文思强调,电影制作人要讲述中国技术进步的伟大故事,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讲述那些推动这些科技进步的人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

《中国电影报》:您的足迹遍布全球80余个国家,作为一位在东西方均享有盛誉的纪录片导演,您认为当前中国的影视工作者最应向世界传达哪些中国故事?

柯文思:西方对中国抱有浓厚的兴趣。那些聚焦于中国技术进步的纪录片和节目,如探讨中国如何建设、如何进行科学发现的内容,在西方广受欢迎。然而,这也可能让西方感到威胁,因为这些纪录片展示了中国在科学领域的崛起,正逐渐成为一个主要的超级大国。

我认为,电影制作人应当讲述中国在技术进步方面的辉煌故事,但同样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那些推动这些进步的人们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因为在西方,我们对这些并不了解。西方意识到中国正在崛起为一个超级大国,这既令人赞叹,也带来挑战。如果西方不了解中国人民的基本性格,这些技术和成就可能被视为一种威胁。

西方需要从情感层面去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今天的成就的,以及中国社会所秉持的价值观,中国人民的善良与诚信。这样,中国的技术发展将会被西方看作是值得信赖的。增进世界对中国人民的了解,这是纪录片制片人可以集中精力去做的事情。让紧张的西方认识到,中国人民与欧洲、北美、非洲的人们并无二致,我们都拥有共同的人性。

展开全文

《中国电影报》:您希望向世界讲述怎样的中国故事?

柯文思:许多西方观众不愿听闻中国的事宜,他们自以为已知且理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们未曾踏足这片土地,却让政治家的半真半假及不实之词蒙蔽了思想。我想说,在西方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愈发艰难。

我制作了一系列完整的电影,旨在凸显某些内容。我渴望讲述农村人民的故事,他们历经数代,终于摆脱了极端贫困的束缚。如今,他们的孩子无需再为食物担忧,能够接受教育,走进大学,释放出中国前所未有的、超过一亿人的非凡创造力。这一非凡的成就已开始惠及成百上千的人,使他们不再为温饱问题所困。他们可以追求梦想,释放创造力,激发对文化、艺术、农业等领域的浓厚兴趣。中国不仅解放了数亿人的胃,更解放了数亿人的思想。我认为,这是全世界都会尊重的一项伟大成就。

《中国电影报》:今年的中外联合创作计划会有哪些新动向?

柯文思:我们目前正在探讨并规划具体的行动方向,尽管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但我可以向您保证,我们很快就会有所定论。我们坚定支持这种合作模式背后的理念,并致力于推动其发展。全球范围内,我们都需要更多的电影制作人,同样,中国电影界也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注入。仅仅依靠像我这样的外部人士来制作关于中国的电影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中国的故事在全球舞台上更加活跃,更加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性。我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帮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希望它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全球电影文化之中。我们共同期待的这一天终将到来。

文/杜思梦

编辑/梅 紫

责编/杜思梦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3117342843(微信)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MORE NEWS

© 中国电影报原创稿件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

猜你喜欢

696
896
72
84
509
750
260
523
859
463
更多

相关热播

754
315
932
784
467
339
712
991
760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