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数字文明与人文精神交融共生的新时代,舞台艺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范式变革。从AI技术赋能到“双演融合”新业态蓬勃兴起,舞台艺术的数字化重生之路充满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全国两会期间,光明网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共同探索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更多可能,为讲好中国故事开辟出多维度的艺术空间。

  数字技术的深度介入正在重塑舞台艺术的传播形态。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来,文化和旅游部积极贯彻落实,进行“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的双演融合工作部署。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开辟了文旅消费的新场景新模式,也大大提升了文化传播效果。如国家话剧院创作的首部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首次实现了12家网络平台同步进行线上演播,首日点击量破千万量级。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更是拓展了城市覆盖面,依托“九城联动”进一步完善“第二现场”播出技术,并采用60米高色阶大屏播出,通过“AI 3D 即时影像 二维动画融合”等最新的数字技术,打破传统观演模式和舞台空间,让更多年轻人能够“同时同在、千里共赏”。制作团队配置了13台高清电影机和全套制播系统,运用“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实时投屏”的技术链,打造低延时、高清质感的大屏画面;率先尝试多媒体AI技术,以计算机算力生成多维沉浸式视觉体验;创新使用实景拍摄与二维动画相结合的形式,通过3D技术构建多维视觉空间组合,带领观众与1935年身处巴黎的常书鸿展开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行业也面临着“艺术 科技”复合型人才缺失、数字文艺行业链不完善、集群效应尚未形成等问题,亟须由政府主导,以代表性文艺院团率先发力,全行业、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形成数字文艺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未来,数字文艺将朝着“全场景交互”的方向演进,实现艺术与科技的共生,增强沉浸式体验感,呈现“艺术 科技 消费”的新局面。

  不只形态革新,舞台艺术还从网络文化成果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如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新成果频频被戏剧创作者改编,成功把网生代青年吸引到了剧场中。田沁鑫说:“当代戏剧演出,需要研究和吸纳年轻人的审美偏好,实现传统和现代、艺术本体和形式创新的最大平衡。”网生代是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天然地对互动性强、即时反馈性强、视觉冲击力强、快节奏、多线程的内容感兴趣。以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苏堤春晓》为例,通过表现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两度赴杭州为官的经历,串联起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从主题和题材来说,高度呈现了宋韵之美、传统文化之美;从审美风格来说,亦庄亦谐,在台词中穿插了许多当代文化热梗;从叙事方式来说,剧本采用非线性叙事,多时空交错布局,信息量密集;从表演来说,演员们在叙述、评论、抒情等各种状态之间灵活切换,成功解码Z世代的文化基因。其创作核心就是坚持守正创新和人民性原则,将创造出服务时代和人民的文艺精品作为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此外,AI技术在内容创作中也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它能够搜集、分析现有资料,为创作者提供参考和灵感。田沁鑫提倡使用AI技术辅助创作,她认为将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语言模型工具与其他软件结合使用,可以创造出更多可能。但AI本质依旧是辅助工具,在情感深度上还需要人类把控。正如吴道子所说:“不认真就假了,一认真就乱了。”创作者要把握其中的分寸,与AI工具“相敬如宾”,不能完全将主导权让渡出去,而应人机协同,在创作上做到优势互补。

  如今,中国戏剧也开始告别舶来品的身份,不少经典剧目向国外反向输出。田沁鑫认为,中国戏剧的国际化,本质是以科技为翼、文化为根、青年为桥。科技是手段,传统文化可以借助科技走到不同的观众面前,呈现当代审美,传递文化精神。如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将借助“CNT现场”品牌在海外流媒体平台发行,把东方美学带到海外。对于文艺出海时常常遇到的水土不服等问题,中国舞台艺术创作者从未放弃在内容层面寻找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最大公约数,让民族元素与现代审美相融合,以更高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

  艺术作为跨越语言和地域的文化载体,在促进民心相通、展现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艺术交流在文化外交中的效能,系统提升对外艺术交流的能力和项目的质量,以及与国际艺术合作的水平,筹备好新时代文化外交的新战略,形成新格局。田沁鑫建议:“需要构建对外艺术交流长效协同机制,把艺术交流纳入国家外交长期战略规划,建设形成政府、民间、个人多重组合的对外艺术交流网络,打造全球艺术品牌矩阵,通过多样艺术项目、艺术数字化传播渠道,实现对外艺术交流在机制创新、科技赋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系统性突破。”

  在数字基建重构艺术生态的今天,中国舞台艺术通过科技赋能,正在构建艺术创作与传播的新范式。在数字技术的催化下,中国艺术正在成为世界语言,完成从文化展示到文明对话的质变跃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起超越时空的艺术坐标。(光明网记者:刘子璐 董大正 刘杨东晴)

更多

猜你喜欢

696
896
72
84
509
750
260
523
859
463
更多

相关热播

754
315
932
784
467
339
712
991
760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