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林超贤执导的电影《红海行动》为春节档打开了前所未有的题材边界,并以36.52亿元的票房证明硬核的军事戏码也能在热闹团圆的假期拥有一席之地。此番“蛟龙小队”回归,并勇闯国产电影鲜少问津的核潜艇大战,还能继续与春节档适配吗?暂且先打个问号。

  《红海行动》当年走了一条强势逆袭之路,从春节档开启时11%的排片开始,每天都在上演票房和排片逆袭的剧情,最终成为2018年春节档票房冠军,且豆瓣评分高达8.2分,可谓“最大黑马”。在很多影迷看来,影片以一帧一帧的高清镜头为我们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中国军人,《红海行动》可能是中国现代军事战争动作电影的 “天花板”了。

  不温不火的预售,排片、场次甚至低于动画电影《熊出没·重启未来》。从当前2025年春节档的预售情况来看,《蛟龙行动》能否重走《红海行动》的老路?

  放眼全球,军事动作题材大片多聚焦于陆地、空中作战,潜艇战一直如同电影题材中的“无人区”,全球相关影片都屈指可数。如果说,《红海行动》改变了我们对于战争的态度或者认知,那么,林超贤这次拍一部核潜艇大战,又有怎样的出发点呢?他此前在媒体采访中的回答里有着满满的使命感,“每个大国都要有一部潜艇电影,我们也要有一部自己的潜艇电影”,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电影人要做的不仅是“跟随时代”,也不能满足于“与时代并行”,而是要“走在时代前面”,才能拍出新型态的军事战争题材电影,因为“未来”随时“已来”。此外,无论业界还是网友都表示,《蛟龙行动》的市场表现或将决定国产军事大片是否能进入下一个赛程。

  还有一点,用电影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真实模样,是非常直观且有效的一种方式。不论档期战况如何,正如影片主创们所说的那样,想通过《蛟龙行动》增强年轻观众的国防意识,随着“龙鲸号”核潜艇的亮相以及其内部高科技装备的展示,大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我国在军事科技领域取得的进步以及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并且,作为春节档唯一的军事动作片,也是唯一的一部现代题材影片,《蛟龙行动》还将展现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和使命担当,彰显中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国家实力,因为当下阖家团圆的太平盛世,离不开中国军人的默默守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更多

猜你喜欢

82
831
162
921
793
451
382
472
548
538
更多

相关热播

315
932
784
467
339
712
991
760
403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