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撰稿人 南野文

邪典电影老饕。

八月最让人期待的院线影片之一,无疑是《异形》系列的最新电影——《异形:夺命舰》!

该片的导演虽然不是雷德利·斯科特,而是换成了费德·阿尔瓦雷兹,但后者近些年佳作频出:新版的《鬼玩人》、惊悚爆款《屏住呼吸》,以及创意十足的美剧《骇人来电》,这些都足以证明阿尔瓦雷兹在恐怖惊悚片领域的天赋。

据阿尔瓦雷兹称,《异形:夺命舰》原计划上线流媒体,和2022年的《铁血战士》一样在HULU播出。

不过就在正式开拍前,出品方任性决定,将它搬上大银幕,作为制片人的斯科特,在看到该片的粗剪版本时,更是大加赞赏。

由此不难看出影片的体量和质量。

值得一提地是,《异形:夺命舰》并非该系列的前传,它的时间线在《异形》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讲述一帮年轻的太空殖民者遭遇异形的惊悚经历。

展开全文

今年恰是首部《异形》上映45周年,二十世纪影业还在4月重映过该片。

假如内地能引进院线,想必比《异形:夺命舰》更受欢迎吧!

今天,时光君就来回顾下关于《异形》这个IP的前世今生。

太空版《德州电锯杀人狂》

1977年,好莱坞变了天,一部《星球大战》,将类型片的爆款引向了科幻电影。

不管是大制片厂,还是独立公司,纷纷将赌注压到了太空、外星人、星际战争等关键词上。

作为出品了《星球大战》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自然不会放过这波流量,但摆在高层面前的项目,只有《异形》。

领导层立马拍板,拿出420万美元,先开拍了再说。

看似匆忙的拍摄计划,并没有让《异形》沦为一部粗制滥造的B级片,反而在整体气质上直逼库布里克的经典之作《2001:太空漫游》。

这大气磅礴、从容不迫的气场,从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便能看出。

镜头从左到右缓慢摇动,画面从硕大无朋的星球,逐渐聚焦到幽灵一般死寂的宇宙货船上,背景乐则是杰瑞·高德史密斯编织的诡秘管弦乐。

景别由大到小,一步步进入到看似日常却了无人迹的船舱内。原本陷入休眠的七位船员,被突然唤醒。

他们本该将两千万吨的矿石运回地球,但不知何故,当飞船探测到神秘星球的信号后,改变了任务指令,他们必须得派出人手,到神秘星球上一探究竟。由此,一场无法避免的灾难即将降临。

影片的前半段,不断渲染诡异不安的氛围,不管是神秘信号引发船员内部骚动;还是外星飞船内部,充满未知恐怖的陷阱,都令几位主角的神经愈加紧绷。

正如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所言,他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并没有太在意科幻的成分,而是想要把它打造成一部太空版的《德州电锯杀人狂》。

只不过,导演并不想用低劣粗糙的手法,呈现血腥的砍杀桥段,而是在打光、摄影和道具层面,极力营造伸手不见五指的幽闭恐惧感。

但《异形》厉害的地方,不只在于凸显飞船内部的逼仄空间,更懂得如何用角色设定和剧情发展,让这一惊悚故事切实可信。

正如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所言:“《异形》中的演员,比当时(七十年代)惊悚片的演员年龄要大,最年轻的西格妮·韦弗也有28岁,最老的哈利·斯坦通更年过五旬。”

不仅如此,这些角色的日常生活不是围着餐桌闲聊,就是算计着自己的工资能涨多少。

说白了,《异形》中的这些角色,不是异想天开、没事找事的作死青年,而是想踏实过日子的工薪阶层。

即便是惹到异形,根源仍是总公司暗处使坏,不把员工的命当回事。

太空幽闭环境下的砍杀戏码,搭配无辜员工命如草芥的现实设定,是《异形》之所以令人心生恐惧,却毫不违和的原因。

三大缔造者

《异形》在1979年上映后,用1100万美元的成本,斩获了1.08亿美元的票房,尽管不如《星球大战》那般席卷全球,成为现象级巨片,但《异形》无论是在商业价值领域,还是在大众文化层面,都不可小觑。

而创造这一科幻惊悚IP的,除了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之外,还有另外两位不得不提的缔造者。

一位是编剧丹·欧班农,另一位是艺术设计师汉斯·吉格尔。

早在1970年底,欧班农就曾和恐怖片大师卡朋特合作过一部科幻片——《黑星球》。该片虽然创意不俗,但制作较为粗糙,让欧班农萌生了制作一部更真实的科幻恐怖片的念头。

随后几年,他与编剧罗纳德·舒塞特合作,创作了《异形》最初的故事脚本,其中就包含了正片前半个小时的大体剧情,即宇航员们被神秘信号干扰,到外星一探究竟的情节。

恰在此时,传奇电影人佐杜洛夫斯基刚好筹备那部从未诞生的《沙丘》,欧班农成为了佐杜洛夫斯基的座上宾。

尽管《沙丘》最终胎死腹中,但欧班农在巴黎的六个月受益匪浅,结识了克里斯·福斯、莫比乌斯,以及汉斯·吉格尔。

除了视觉层面的刺激,欧班农在构思《异形》时,据说还大量借鉴了《怪人》《禁忌星球》和《恶魔星球》等五六十年代的邪典恐怖片。

至于《异形》中,那段异形从船员腹部爆出的名场面,则是另一位编剧舒塞特的功劳。

然而,片中最关键的异形的形象,则是来自于艺术家吉格尔的名作——《Necronom IV》。

彼时,雷德利·斯科特初出茅庐,刚刚执导了处女作《决斗的人》,深受业界好评,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便将《异形》的导筒,交到斯科特的手中。

于是,欧班农向斯科特引荐了吉格尔,在看到《Necronom IV》和吉格尔的其他画作后,斯科特立马前往苏黎世和吉格尔碰面,把行星表面的场景、外星飞船的造型以及异形的四种形态,全都交由吉格尔来完成。

吉格尔充满暗黑和死亡气息的艺术风格,让异形的造型及其隐喻耐人寻味,这也是该片之所以引发深远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抱脸虫的正面和女性生殖器官的相似性;异形幼虫破肚而出时,对男性生殖器官的模仿。

成年异形兼具男性的雄壮之美,与女性的纤细之态,既有象征死亡的肋骨骨架,也有象征生命的形似生殖器的头部。

有意思地是,异形这种复杂的性暗示,在雷德利·斯科特的场面调度下,既成为致命的杀人武器,又可以寄宿在宿主体内,孵化出全新的生命形态。

所以说,编剧欧班农给予了《异形》整体的骨架,设计师吉格尔赋予了《异形》全身的血肉,而导演斯科特,则让整部电影拥有了耐人咀嚼的灵魂。

不可错过的续集

自1979年首部《异形》之后,该系列和绝大多数好莱坞卖座片一样,续集不断。

这些续集的导演皆非庸碌之辈,全都是名家好手,只不过风格有所不同。

1986年,从斯科特手中接过导筒的,是刚刚凭借《终结者》名声大噪的詹姆斯·卡梅隆。

他既不在乎营造太空飞船的幽闭恐惧感,也不着墨于异形本身的各种性暗示,而是把它拍成了一部炮火连天的星际战争片。

你甚至可以在片中看到后来《阿凡达》的影子,比如一帮士兵从休眠仓醒来,以及最后女主角驾驶着机甲,硬刚异形的动作戏。

《异形2》凭借不错的爆米花质感,拿到了1.3亿美元的票房,在口碑上同样赢了个满堂彩。

到了1992年,《异形3》的导演换成了首次执导电影的大卫·芬奇。

影片的故事既不是太空版的《德州电锯杀人狂》,也不是异形版的《阿凡达》,而是换成了女主角蕾普莉流亡到某星际监狱,和一帮囚犯对抗异形的故事。

由于那时芬奇话语权不强,导致整部电影情节略显混乱,幽闭惊悚感被精神虚无感所替代,让该片成为评价最低的《异形》续作。

五年后,法国导演让-皮埃尔·热内接手了《异形4》,热内后来最为人知晓的影片,是由奥黛丽·塔图主演的《天使爱美丽》。

但在此之前,热内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猝不及防的黑色幽默,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

这也让《异形4》拥有了法式的荒诞场景、异域趣味,加上整体惊悚氛围不减,所以本片在粉丝心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随后十年间,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为了联动造势,让异形和同属旗下的IP“铁血战士”上演了一出关公战秦琼的戏码,接连拍出了两部《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在这两部电影里,异形变成了简单粗暴的练级工具,铁血战士只有战胜了异形,才算完成了成人礼。

直到2012年,雷德利·斯科特重磅回归,执导了前传《普罗米修斯》,“异形”系列才终于回归1979年的原始风味,专注于宏大的外星神话,聚焦于奇妙的创世谱系。

在《普罗米修斯》及续集《异形:契约》中,人类、机器人、异形和“太空骑师”形成了复杂的创造/再创造的关系,斯科特显然不再满足于首部《异形》中的惊悚叙事,而是想把有关人类存在的哲学命题,引入其中。

回过头来看,《异形》走过的这45年,也是好莱坞科幻片兴盛的45年。

尽管这一风头并非完全由《异形》开启,但它着实打造出了太空幽闭惊悚片的类型,并影响了一大批后续影片。

即将到来的《异形:夺命舰》能否给这个老IP注入新活力?

还真是一个观众迫切想要知道的话题。

-END-

往期精选回顾

清新又扎心,港片又有新惊喜

《封神》之后,乌尔善又要「燃爆」暑期

更多

猜你喜欢

696
896
72
84
509
750
260
523
859
463
更多

相关热播

754
315
932
784
467
339
712
991
760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