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海怪为什么要吞石头?

蛇颈龙类是中生代的三大海生爬行动物家族,它们拥有许多独特的生活习性,其中就包括吞石头(当然还有其他动物也有之中习性)。我们称这些被吞下的石头为胃石(Gastroliths),在解释胃石作用的时候,通常被解释为磨碎食物以加速消化和作为“压舱石”方便潜水。

展开全文

图注:《史前星球》中的吞石块的远古龙,图片来自网络

2024年8月,加拿大古生物学家发表了一篇名为《遗失,隐蔽,破坏,切割——评估个揭示蛇颈龙类胃石的形态和质量》(Lost, hidden, broken, cut-estima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shapes and masses of damaged assemblages of plesiosaur gastroliths)的论文,论文中研究了4种吞食胃石的蛇颈龙类,这些化石全部都保存于皇家泰勒古生物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of Palaeontology,简称:TMP)之中。

阿尔伯塔泳龙(Albertonectes),生存于距今735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化石发现于加拿大,体长可达12米,体重约4.8吨,其正模标本(编号TMP 2007.011.0001)包括有97枚胃石。

图注:阿尔伯塔泳龙的正模标本,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阿尔伯塔泳龙标本中的胃石,图片来自网络

河泳龙(Fluvionectes),生存于距今7600~7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化石发现于加拿大,体长可达7米,体重约1吨,其正模标本(编号 TMP 2009.037.0068)内发现有76枚胃石,以黑色燧石和灰色石英石为主,最重的一块15.3克。

图注:河泳龙的标本及胃石,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河泳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尼科尔斯龙(Nichollssaura),生存于距今1.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化石发现于加拿大,体长可达3米,体重约135千克,其正模标本(编号 TMP 1994.122.1)内发现有165枚胃石,以黑色燧石和石英石为主,最重的一块9.96克。

图注:尼克尔斯龙的正模标本,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尼克尔斯龙化石中的胃石,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尼克尔斯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雪浪泳龙(Wapuskanectes),生存于距今1.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其正模标本(编号 TMP 2011.88.1)内发现有大量胃石,以黑色燧石和石英石为主,最重的一块14.5克。

图注:雪浪泳龙的正模标本,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雪浪泳龙的正模标本中的胃石,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雪浪泳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古生物学家综合分析在这四种蛇颈龙类体内发现的胃石,其外形主要有圆柱形、球形及圆盘形等,尽管胃石的数量都很多,但是其总质量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特别是胃石重量占蛇颈龙类个体总重不超过0.2%,也就是说胃石根本就起不到“压舱石”的作用,无法帮助蛇颈龙类潜水。

图注:四种蛇颈龙类胃石在体内的位置,图片来自论文

图注:关于胃石重量的分析,图片来自论文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胃石唯一的作用就是帮助磨碎食物来加速消化,起不到“压舱石”的作用,当然也不排除某些种类会吞下更多的石块或者石块还会有其他作用的可能,这些就需要未来更多的研究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研究论文:Henderson, Donald M. (2024-08-28). "Lost, hidden, broken, cut-estima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shapes and masses of damaged assemblages of plesiosaur gastroliths". PeerJ. 12: e17925. doi:10.7717/peerj.17925. ISSN 2167-8359. PMC 11373562.

文字编辑:江氏小盗龙

图片来自网络及论文,侵删

更多

猜你喜欢

696
896
72
84
509
750
260
523
859
463
更多

相关热播

754
315
932
784
467
339
712
991
760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